边坡锚索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流程详细讲解
内业技术准备
1) 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,阅读、审核施工图纸,澄清有关技术问题,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。
2)依据技术交底范本要求,编制技术交底,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,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,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。
3) 应制定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。
锚索体制作及安装
预应力锚索体由锚梁、自由段、锚固段和安全段四部分组成。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,由三个单元锚索组成,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,钢绞线通过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,要求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。钢质承载体要求采用45号钢材加工制作,其厚度不小于2cm。
钢绞线采用φj15.24mm和φj12.7mm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。安装前,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,不扭不叉,排列均匀,除锈、除油污,对有死弯、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剔出。钢绞线沿锚索体轴线方向每1.0~1.5m设置一架线环,保证锚索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。
安装锚索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,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,人工缓缓将锚索体放入孔内,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,计算孔内锚索长度(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),确保锚固长度。
锚杆框架施工工序
施工要点
(1)锚孔位置及框架准确定位,并挖出竖梁、横梁肋轮廓,坡面必须刻槽,深度满足设计要求。
(2)锚孔钻进应采用无水干钻,以防因钻孔施工使坡体地质条件恶化。
(3)钻孔过程应有专人负责,对地质情况及钻进情况详细记录,如与设计不符,须立即停钻并及时反馈、采取措施。
(4)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,孔壁不得有粘土或粉砂。
(5)框架模板拼装要平整、严密,净空尺寸要准确,符合设计要求。模板表面应刷隔离剂,便于脱模。浇注混凝土时,模板应加支撑固定。
(6)框架应分片施工,每片由2〜3根立柱及其横梁、顶梁组成。相邻框架接触处应预留2cm宽的伸缩缝,用与框架端头尺寸一致的浸沥青木板填塞。